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近年来,兵团高度重视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多劳动者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为兵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职工群众:家门口的培训真贴心
11月6日,在六师芳草湖农场振兴南路社区居民活动室内,来自连队和社区的近百名职工群众正在认真学习老年中医康养和护理知识。
“这次培训为期3天,由六师五家渠市民政局邀请中医专家来为大家授课,大家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芳草湖农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洁说。
在这期学习班上,有两位芳草湖农场养老院的“老学员”——护理员饶家英和罗成贤。
今年51岁的饶家英是芳草湖农场十四连退休职工。退休前,她和丈夫一直在连队种地。2022年初,丈夫患了脑梗,饶家英便将土地流转出去,回到场部专心照顾丈夫。
2022年4月初,看到丈夫身体逐渐康复,闲不住的饶家英在芳草湖农场养老院找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护理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员,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能。因此,农场只要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我们都要安排护理员参加。”芳草湖农场养老院负责人李静莉说。
“每个月5000多元的收入,离家近,还能照顾丈夫和孙子,这样的技能培训太贴心了,每次我都会积极参加。”饶家英说。
今年37岁的罗成贤是芳草湖农场振兴南路社区的居民,丈夫是一名货车司机。以前,夫妻两人忙的时候,两个孩子就由公公婆婆照顾。如今,两位老人都已年过八旬,也需要人照顾。
2024年1月,罗成贤辞去了棉纺厂的工作,走进了农场举办的老年护理技能培训班,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后,她也成了芳草湖农场养老院的一名护理员。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我不但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时间更好地照顾家人,真是太好了。”罗成贤说。
“自2018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以来,芳草湖农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每年通过调研,结合农场生产实际和职工群众需求,已累计举办护理、烹饪、农机、电工、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班72期,培训职工群众5000余人次。”芳草湖农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宋建新说。
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
不久前,记者在五师双河市锐疆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看到,前来参加农用无人机驾驶和专业技术培训的学员坐得满满的,该公司总经理蔡艺正给学员授课。
“近两年,有意愿进行无人机驾驶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了。学员中,中年人多半是种植上有需要的,年轻人则是想着多学门手艺,更方便就业。”蔡艺说。
蔡艺是八十九团十连的一名职工子女,今年34岁。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发现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2016年,他回到团场,把自己想开无人机经营店的想法告诉给父母。很快,在团场的帮助下,他成立了双河市锐疆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并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供货、技术指导、员工培养的合作关系。
一开始,公司主要的经营业务是大疆农业植保机销售、维修保养服务以及植保喷洒服务等。后来,看到前来咨询无人机打药服务和购买无人机的客户多了起来,蔡艺就推出了飞手培训和无人机租赁业务。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双河市的农业授权服务中心和慧飞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新疆博州分校。
该公司技术员李乾自公司成立起就一直跟随蔡艺学习,身份兼顾飞手、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教练和销售员,他说:“我是这个行业的受益者,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行,通过培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有毕业学员52名,为当地农户提供了高质量飞防服务。
有关部门: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11月7日,十二师在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中级电子商务师技能培训班开班。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来自兵团开放大学的专家教授集中讲授新媒体电商、直播数据化运营、流量内容快速成交等,帮助劳动者增长理论知识、提高就业技能。
当下,像这样的技能培训在十二师正如火如荼开展,头屯河农场的美容师技能培训、二二一团的葡萄栽培、牲畜饲养技能培训,五一农场、三坪农场的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等技能培训,不断拓展群众就业门路。
今年3月,十二师通嘉社区居民范莉在社区微信群得知,可以免费参加十二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组织的中级公共营养师技能培训,她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她不仅掌握了专业的营养搭配技能,还在一家幼儿园找到了公共营养师工作。现在,范莉每个月的收入稳定,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以培训强技能,以技能促就业。今年以来,十二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围绕“提升就业能力、服务产业发展”培训目标,广泛摸底辖区群众技能培训需求,丰富培训内容,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模式,积极举办电子商务师、西式面点师、保育师、养生推拿、家政服务员、公共营养师、起重装卸操作工等技能培训。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师累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12期,培训学员5653人次。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再结合实操训练进行技能提升。同时,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实施‘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机制,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提升技能水平。”十二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穆支磊说。
针对培训机构师资缺乏的情况,十二师加大培训学校师资管理力度,要求每个培训学校聘请一批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授课教师。同时,组织各学校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学员反馈、同行评价等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持续改进。(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冯晓玲、郭晓维 通讯员于三、 冶欣宇、程露)——十一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兵团有一支特殊的建筑施工队伍,他们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修建道路、架设桥梁、建设城市、兴建工厂……被誉为“西部建设雄师”“黄金大道铸造者”,这支队伍就是十一师。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昨日辉煌的浪涛;时代的琴弦,弹奏出今朝奋进的旋律。70年来,一代又一代十一师儿女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从艰苦创业到幸福乐业
老军垦欧阳美娜(左一)给十一师青年志愿者讲述兵团人艰苦创业的故事(资料图片)。 何玉莲 摄
“不毛之地,无片瓦可取,无水无电,只有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几棵枯黄的芦苇随风摇曳……”今年78岁的十一师退休干部陈令兰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刚来到新疆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地窝子都是用木棍作梁,然后在屋顶铺上芦苇把子,屋顶不能凸出地面,否则,就难以抵挡风沙侵袭。”陈令兰说,一到夜里,便会有不知名的动物在屋顶跑,有时会听见外面有野兽大声嚎叫,有时会有蛇从墙缝中伸头进来,发出嘶嘶的声音,吓得很多人不敢睡觉。
人们全身心投入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之中,在荒漠造良田、修水利、架路桥、起高楼,忙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就在项目驻地附近上学。陈令兰说,那个年代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大家开发建设边疆的干劲十足。
时间推移到上世纪70年代,陈令兰与她的爱人住上了平房,虽然只有12平方米,但总算可以遮风挡雨;90年代,他们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楼房;2014年,他们又住进了124平方米的电梯房,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居方能乐业。多年来,十一师党委围绕改善职工群众居住条件,改造危旧房屋,新建住宅小区,并加大配套设施投入,让更多像陈爱兰一样的十一师人拥有自己的家,实现安居乐业。
70年来,一代代十一师人扎根边疆,挥洒热血,几乎走遍天山南北的每一处戈壁荒漠、每一处田园绿洲、每一处河流深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行动诠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如今,十一师广大职工圆了期盼多年的安居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幸福感不断提升。
从人拉肩扛到智能建造
工人在新疆亚鑫达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线上忙碌(资料图片)。 潘彩兰 摄
1953年,建师之初,十一师担负着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承建了天山公路、和田机场、铁门关电站、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众多工程项目。
“过去人拉肩扛的工作场景一去不复返,自卸汽车代替了手推车,混凝土搅拌机代替了人工拌合,自行式吊车能够轻松将几百公斤的建筑材料吊送到几十米的高处。”十一师退休职工陆好学说,现在机器人也能够参与施工,大大解放了人力,与过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看!这是我们‘机器人工友’在进行焊接工作!”9月25日,在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阿阿高速公路项目)第二合同段现场,机器人正在焊接盖梁骨架片。
“焊接机械手臂的引进,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更将质量控制提升至98%,这是传统人工操作难以企及的。”该项目第二合同段技术总工程师马俊龙自豪地说。
马俊龙介绍说,该项目是兵团主导的首条高速公路,他们将依托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推行智能建造,确保实现施工效率与安全保障的双重飞跃。
近年来,十一师建筑企业积极发展智能建造,从机械化“换人”到自动化“减人”,再到智能化“无人”,为项目管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十一师近百项工程已创建智慧工地,实现从“人造”到“智造”的转变。许多的机器人应用逐步替代人工作业,安全、高效、精准的施工,既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成本,成为项目建设新宠。
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
在G3036阿克苏至阿拉尔高速公路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钢筋(摄于8月21日)。 古力米拉 摄
在十一师发展初期,产业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为此,历届十一师党委下定决心深化改革,“变”中求“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一师共出台近百个改革文件,谋划实施百余项改革举措,废除已经僵化的陈规陋习,建立起更加适应市场、灵活高效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对应的经营模式和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十一师形成了以建筑业为主导产业、带动一产三产联动发展的产业结构。
70年来,十一师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建筑主业,加大疆内、疆外和海外“三大市场”开拓力度,建筑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70年来,十一师建材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以飞地经济模式建立“一区三园”,使建材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70年来,十一师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等方式,以商贸流通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近年来,十一师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建材工业、三产服务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今年,十一师抢抓自治区和兵团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发展机遇,积极参与新能源、化工、矿业、电力、新基建等项目建设,补齐电力、矿山、石油化工等3项施工总承包资质短板,成立了兵建投资公司、兵建电安公司、北新矿业公司,实现新兴板块大突破。
70年,十一师人挑战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在岁月的年轮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印记,正步履铿锵,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阔步前行。(潘彩兰)
来源:兵团日报编辑:唐 瑜
审核:钟 新
投稿邮箱:weixin@huyangnet.cn
有话要说...